欢迎来到上海学习网
乱了乱了 大卫 · 史瑞格里展
上海艺术研究所
在线体验,快来试试吧
在线体验
时间:2018年9月8日—2018年11月14日
无需预约
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112弄2号
特别提醒:

 

 

项目介绍

2018年9月8日至11月14 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psD)将携手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共同举办英国著名艺术家大卫·史瑞格里(David Shrigley)的中国首次个人展览——“乱了乱了”,呈现他过往三十余年创作的近400幅《无题画作》、充气装置《真赞》,以及其跨越艺术、设计与大众文化等多领域的代表作,以期突破单一认知与固化思维,开启一场头脑风暴。

▲《新叶》,1995年,乳胶、丙烯颜料,900×600×10厘米,2017年日本水户艺术馆展览现场,由艺术家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收藏,摄影:Keizo Kioku,©David Shrigley

▲《蛋》,2011年,上釉陶瓷,尺寸可变,2017 年日本水户艺术馆展览现场,由艺术家、伦敦斯蒂芬·弗莱德曼画廊和私人银行收藏,摄影:Keizo Kioku,©David Shrigley

▲《欢呼》,2007 年,防水连靴裤、膨胀泡沫,1450×450×580毫米,2017 年水户艺术馆展览现场,由艺术家和伦敦斯蒂芬·弗莱德曼画廊收藏,摄影:Keizo Kioku,©David Shrigley

史瑞格里擅长运用双关语、文字游戏与反讽,呈现其独特的黑色幽默以及荒诞的超现实主义。看似玩世不恭的作品背后蕴藏的是艺术家对世故人情的洞悉,亦是他对陈词滥调的抨击。艺术家为此次展览预设了多重的“观看陷阱”,步入展览必须迈过经由一道《死亡之门》,随后面临一块被蓄意写错的“展览会”霓虹标牌,与之相邻的是仿若旅游景点自拍处的《我是一个人》墙绘,接踵而来的是《禁止拍摄》、《想象绿色是红色》等与现实相悖的错误指示。即便观者时刻保持警惕,也不免“乱了”头脑。但或许这正是此次展览想让观者经历的状态:放空大脑,从混沌中收获启迪。

▲《展览会》,2015年至今,霓虹灯,260×1100毫米,250×1300毫米,2017年日本水户艺术馆展览现场,由艺术家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收藏,摄影:Keizo Kioku,©David Shrigley

▲《我是一个人》,2017年至今,墙绘,尺寸可变,2017年新西兰基督城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现场,摄影:Janneth Gil,©David Shrigley

史瑞格里自幼便对艺术产生了兴趣与热忱,他曾袒露:“在我念幼儿园的时候,就觉得绘画很有趣,现在依然如此。”他将艺术创作视为一种自发且自然的状态,并以此来记录日常生活。此次展览罗列了史瑞格里从2004年至2014年所创作的近400幅《无题画作》。在黑与白的简洁画面上,艺术家游刃有余地把握了图形与文字之间的巧妙关系,赋予了这些绘画“自我表达”的功能,拒绝说教与过度阐释。史瑞格里借助艺术创作重构世界,创作于2007年的《昆虫(413件雕塑作品)》好似一个行星宇宙,居住了逾400只昆虫。艺术创作更是史瑞格里介入公共空间的途径。2016年,英国著名公共艺术委派项目——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的第四基座上竖立起了其高达7米的铜像作品《真赞》,轰动一时,引发行人驻足观看,反思日常生活的好与坏。这个“点赞”拇指将以原比例充气装置的形式亮相此次展览。

▲《真赞》,2017年,充气尼龙,6880×2000×2800 毫米,2017 年水户艺术馆展览现场,由艺术家和伦敦斯蒂芬·弗莱德曼画廊收藏,摄影:Keizo Kioku,©David Shrigley

▲《昆虫(413件雕塑作品)》,2007年,钢材、瓷漆,尺寸可变,2017年水户艺术馆展览现场,由艺术家和哥本哈根尼古拉·瓦尔纳画廊收藏,摄影:Keizo Kioku,©David Shrigley

与此同时,史瑞格里对艺术本身的既有定义发出了诘问,他通过创作实践不断挑战艺术的固有边界。作品《靴子》探讨了艺术与工艺的界限,并以底座的变化思索美术馆与鞋店的区别。空无一物的底座与300件其他艺术家的临摹绘画之间产生的《幽灵》,反思了艺术品的本真与模仿。《艺术家》则是一个鼻孔插着马克笔以滑稽的姿势不停在画布上打着圈的机器人,探究了机械时代的艺术自动化。布展期间,大卫·史瑞格里将与志愿者们共同完成一件重达2吨的黏土作品《开头,过程和结尾》,黏土首尾相连,除了短暂的开头和结尾,仅剩巨大冗长的过程,仿佛预示着许多事正在发生。邀请志愿者参与展览搭建的举动,质疑了传统博物馆作品与观众泾渭分明的关系,表达了“人人皆可参与艺术创作,人人皆为艺术家”的观点。

▲《靴子》,2010年,上釉陶瓷,尺寸可变,2016年卡巴纳文化研究所展览现场,由艺术家和伦敦斯蒂芬·弗里德曼画廊收藏,摄影:Marcos García,©David Shrigley

▲《艺术家》,2014年,电动机器人、笔、纸,尺寸可变,2017年日本水户艺术馆展览现场,由艺术家和伦敦斯蒂芬·弗里德曼画廊收藏,摄影:Keizo Kioku,©David Shrigley

▲《开头,过程和结尾》,2009年,未烧制的黏土,尺寸可变,2017年新西兰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现场,由艺术家和丹麦国家美术馆收藏,摄影:Janneth Gil,©David Shrigley

轻车熟路地游历于艺术与设计的中间地带,大卫·史瑞格里曾出版过多本艺术家书,并将其图像与文字融入杂志、T恤、徽章、贺卡等产品。借此次中国首展的契机,大卫·史瑞格里将特别打造一系列原创设计产品,他还将与设计品牌“没边”合作开发系列服装,这些展览限量设计品皆将于psD焕然一新的沿江金属盒内进行展示,并在电铺同期发售。

本次展览得到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

关 于 艺 术 家

▲艺术家大卫·史瑞格里与作品《真赞》,2016年9月29日,图片© Photo Daniel Leal-Olivas/AFP/Getty Images

大卫·史瑞格里(David Shrigley),1968年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的麦克莱斯菲尔德,曾就读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现居英格兰东南部的布莱顿。2003年,他为英伦摇滚乐队Blur的歌曲《Good Song》制作了动画影片。2005年至2009年,他为英国《卫报》绘制每周漫画。2013年大卫·史瑞格里曾获英国最著名的艺术奖项透纳奖的提名。2016年,他受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第四基座的委任,实现了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真赞》。史瑞格里的绘画极具个人特色,这些作品显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诙谐观察。史瑞格里展览经历包括在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举行的个展(2014-2015年);在慕尼黑现代艺术馆展出的《大卫·史瑞格里:绘画》(2014年);在伦敦海沃德美术馆、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2012年)、凯文葛罗夫艺术博物馆和格拉斯哥国际艺术节(2010年)举办的《大脑运动》个展。

 


发表评论
附近的体验项目
上海艺术研究所:艺谈沙龙
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112弄2号
音乐地图课堂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380号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地图MAP课堂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380号
上海夏季音乐节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380号
上海中国画院:画展导赏
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197号
上海中国画院微信端
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197号
剧院开放日 ——剧院知识分享讲座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97号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开放日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97号
可见×不可见:山中一宏设计展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97号
梨园记忆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