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舰船科普丛书
12月22日上午10点,2018年“学·问沙龙”讲座最后一场“汇科普读书会——读《航空母舰》感受航母人情怀”在钱学森图书馆b13报告厅举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原工会主席张毅、研究员王建方博士在现场为国防爱好者们开展了一场关于国内外航空母舰发展的高知识含量读书会。
张毅主席作为本套丛书的主要组织策划者,高度涵盖了本套丛书的特点:广泛性:书中内容从历史写到现在,从国外写到国内,过去很多书都避开国内的部分,而我们这套书重点写了国内,起名“国之重器舰船科普丛书”,并且推出20本;权威性:丛书主要撰写单位708所是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舰船整体设计的研究所,研发人员将研发过程写成科普作品,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所内集中一百多位专家保证了这本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是集体智慧的体现。
张毅主席还建议读者从三个方面阅读《航空母舰》:首先,什么是航母?为什么要发展和建造?其次,了解我国航母的发展历程,航母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建造实力、科技实力密切相关。航母单保养费用就需要100亿元以上,如果没有实力是无法做到的。最后,背后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默默地奉献,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随后,王建方博士围绕《舰船科普丛书——航空母舰》、走近航空母舰、各国航空母舰、中国航空母舰和中国航母人展开分享。
关于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是一个战斗群,一般包括一艘旗舰,两艘防空巡洋舰,4~6艘防空反潜驱逐舰,1-2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CV是航空母舰的英文缩写,全称是Carrier Vessels 。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是以其舰载机编队,夺取海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为中心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中国第一艘航母平台,是从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改建而成。它在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时期开始建造,满载排水量6万7千吨,全长306米,但只建造了三分之二,乌克兰无力继续建造决定拍卖.1998年,作价2000万美元卖给澳门一家公司,几经波折,才到达大连造船厂,并到2005年才开始大规模整修。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号首次进行航海试验,在其后一年间,陆续进行了多次海试,之后正式交付给海军。
2012年9月,中国政府公布改造后的航空母舰被命名为“辽宁”。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入列。
汇科普,读航母
本次读书会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向读者介绍各国航母近百年的发展史及为航母中的“典范”,同时展现了我国航母人担当敬业的精神,充分展示中国航母的强国之路,与读者一起大胆畅想航母的未来,激励更多的青年朋友奋发图强,投身到航母事业中,在实现中国航母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读书会现场的高潮部分非提问环节莫属了,现场提问的全是12岁以下的小朋友。孩子们虽年纪不大,却能问出“中国什么时候有核动力航母?”“飞机突破了防守靠近怎么办?”“核动力装置对人会有辐射吗?”“航母的克星是什么”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
王建方博士亲切地走到小读者的面前认真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满足了小读者对航空母舰的好奇心,激发了小读者的爱国热情。王博士讲解到:在二战的时候,航母的克星是潜艇,但是航母经过二战之后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了最先进的舰船武器装备,而且二战后还没有战例有航母被潜艇击沉。所以,现在航母的克星不一定是潜艇了。就航母现状而言,目前,美国的11艘航母都是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是当前航母动力技术中最先进的,也是我国舰船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的方向。因为美国的航母已经研究了过百年,中国才刚刚开始起步,所以中国不会把美国当作假想敌,中国现在要努力发展,小朋友们要好好学习,只有掌握了真正的本领,才能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钱学森图书馆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