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体验基地】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五讲 | 曾成钢:传承 · 转化 · 创造——
2020年12月10日
浏览次数: 1185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课程由新华网客户端、上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承办、《博物院》杂志协办。该系列作为全国首个常规性的博物馆专业课程公益直播,将围绕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博物馆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博物馆、藏品管理、艺术史、文化发展等主题,邀请全国各大院校、博物馆的相关专家、教授、研究员为全体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对文化、历史、博物馆、艺术等领域感兴趣的人群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

此外,《中国博物馆公开课》针对普通公众及青少年群体,还将推出更加有趣、更加具有普适性的“云博物馆”“社教在线”等栏目,为更多的人群提供博物馆线上资源,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

第二十五讲

/ 讲座主题 /

传承 · 转化 · 创造——海派美术的新时代

/ 讲座简介 /

海派美术是中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艺术风气。近年来“海派”一词在各个领域不断被重新提起。在今天的语境下,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海派艺术在今天有着更加广阔的舞台,应当进一步迸发出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文化影响力和创造力。

曾成钢教授基于海派艺术的历史沿革,整体创作实力,以及上海的城市发展,提出“新海派”观点。讲座通过对比,系统讲述“新海派”与传统海派在词语内涵、涵盖范围、转换方式、实现路径等方面诸多不同。并根据现实的发展,给出依托高校建设文化,在重振“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发展任务中一系列具体方法。

/ 主讲人 /

曾 成 钢

199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2000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分部主任、雕塑系教授;2008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2015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2020年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

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金奖、刘开渠雕塑艺术基金奖,第二届体育美展金奖、西湖美术节金奖、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展银奖、全国城雕优秀作品优秀奖、北京双年展青年艺术家奖、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特殊荣誉奖、公共艺术户外雕塑学术奖、德国北方艺术大奖等国内外奖项等奖项。1992年被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艺术奖候选人,1998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为上海龙华建设做出特殊贡献者”称号,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 获得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四个一批”人才,2007年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院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美术报》年度人物奖,2012年接受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专访。

多年来致力于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曾在德国、瑞士等地举办大型个人展览,并广泛参与国内外重要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国家画院、中央党校等各地政府、美术馆所收藏。曾组织策划雕塑展览、学术研讨会几十次,并担任全国美展、全军美展等重要展览评委;主持策划并建设芜湖、温州、银川、义乌、海宁、郑州等地雕塑公园,组织制作落地大型公园雕塑1000余件,推动了中国公共雕塑事业的发展。担任上海美院、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专家;曾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报》等专业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编纂《中国雕塑》《学院雕塑》等系列丛书一百二十余期,出版专业画册三万余册,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和影响。


/ 讲座时间 /

2020年12月12日(周六)14:00-15:30

/ 直播参与方式 /

扫二维码收看直播

◇◇◇

/ 主办单位 /

新华网客户端  上海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 承办单位 /

上海大学博物馆  刘海粟美术馆  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

/ 协办单位 /

《博物院》杂志


来源:刘海粟美术馆(ID:gh_b0a0bf0b4f04)